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结合《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艺术美育教育的意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进一步规范学校艺术教育,丰富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培植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现将我区2023年中小学美育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育课程建设
1.坚持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各中小学在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时,艺术类课程课时总量不得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下限(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总课时数为857-1047课时),杜绝,文化课挤占甚至取消艺术类课程现象。加强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全面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提升艺术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各中小学应充分挖掘本校潜力和优势,在普及前提下积极创建艺术特色,通过省、市艺术美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全区艺术教育水平。
3.注重艺术测评,增强课程实效。各校每学期开展综合学业评价,将艺术素养的提高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评价报告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艺术课堂、艺术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二是期末考查。考查内容和形式上不拘一格,美术考查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音乐考查内容包括乐理知识、识谱能力、演唱能力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课程的开设质量。
二、美育教师配备
按照课程计划开设美育课程的要求,我们严格按要求配备美育教师,我区目前有中小学53所,其中小学41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1所、高中1所、职业中专1所,全区专兼职音乐教师166名、美术教师171名。美育教师均为本科学历,学历水平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队伍比较稳定。
为提高全区美育教育水平打造新的人才高地,我区还将继续抓好教师合唱团的组织工作,聘请省内知名合唱指挥专家定期、定点为我区美育教师进行合唱训练,为我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美育教育管理
1.我区十分重视美育教育工作,有分管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副局长,有专门负责学校美育的专干和美育教研人员,各中小学校有专门负责美育工作的副校长和专干。我们建立有中小学美育教育工作制度,各学校美育教育工作列入到了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建立有校本教研制度,成立了美育教研组,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美育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各学校参加校外美育比赛或美育活动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我们坚持根据教学目标,加强对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并实施中小学校美育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有效的考查、考核,进一步改进中小学的美育教学,提高中小学美育教育质量。
2.重视对美育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抓好美育教师源头培养,组织全区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全面深化新时代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美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四、美育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我区重视美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美育教育条件,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能较好地满足美育课程教学的需要,确保美育教育活动场所。
五、课外美育活动
1.开设美育课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课程设计融理念、活动、文化、师生共同发展为一体,让每一个师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惠济区实验小学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了“一滴黄河水的漫游”,做黄河传唱人的美育实践活动,让黄河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香山小学自主开发了美育与学科类融合的《四季课程》,艺术小学利用“寻访黄河足迹”创编了儿童版的《唐宫夜宴》。惠济一中鼓励学科组举办学科节,如:语文的朗诵与演;音乐的合唱比赛和乐器比赛;美术的绘画比赛和书法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位有美育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的场所。在浓厚的美育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尽展才华、尽情发挥,放飞自己的梦想。
2.以抗疫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为题材,为学生美育学习提供最鲜活的资源。比如金洼小学、花园口小学利用剪纸特色课程呈现了抗洪、抗疫主题系列作品集,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作品,更加了解我国抗击疫情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榜样的力量无形当中融入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3.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提高惠济区美育教育水平,展示学校美育教育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展示学生才艺特长与美育风采。2022年, 举办了全区线上中小学生美育个人单项展示活动。表演类设置了独舞、独唱、独诵、独奏、表演5项,作品类设置了国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版画、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其他画种7项。积极组织全区51所学校参与活动。最终推荐125名学生的作品参加郑州市评比活动。
2023年5月开展了“汇聚黄河 畅想未来”系列美育活动,涵盖了中小学生合唱音乐节和美育展演活动。本次合唱音乐节在历时两天的比赛中,参加校园合唱的31个参赛单位;其中小学24所,初中组7所;参加班级合唱的有41个参赛单位,其中小学35所初中6所,近3000人参加此次合唱音乐节。美育展演活动有群舞、器乐、朗诵、戏剧、国画、书法、水粉水彩、综合手工、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9个展演项目,全区100余支中小学参赛队近3500人参与比赛。本次美育展演为学生搭建了立体多元的展示舞台,洋溢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氛围。
4.惠济区教育局组织教师合唱团赴信阳师范学院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美育教师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带动全区美育美育工作整体高质量发展。惠济区教育局“黄河之声”教师合唱团参加3场省市级比赛,荣获郑州市“唱响新时代 群星耀中原”合唱比赛一等奖、河南省“唱响新时代 群星耀中原”合唱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5.加大精品社团建设推动力度,截至目前,我区现有艺术类社团228个。通过活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了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充分调动各学校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全区学生社团常态化、规范化、课程化、品牌化发展,每年组织开展惠济区中小学星级社团评选活动。区教育局组织评审小组,依据《惠济区中小学体育艺术社团星级评选标准(试行)》,对各中心校、局直学校上报的社团进行审核。
六、校园文化美育环境
为加强各中小学校园美育环境建设,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美丽和谐的校园美育文化体系,各中小学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美育环境,配合路标、宣传栏、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美育氛围。在校园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幅幅经过装裱的学生作品挂在墙上,既美化了校园,又激励了学生。营造了浓浓的温馨的美育氛围,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乐园,让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美育文化的魅力。
七、实行美育教育工作通报制度
对在参加全区美育活动、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按照区美育工作相关的制度在全区进行通报,并将老师获得的省、市、区的各级荣誉及时输入区教师业绩库。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美育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
八、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扩大推动高雅艺术其他项目进校园,开展好传统艺术等校园美育活动。借助社会艺术资源力量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把课内外美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美育教育氛围。美育课程教师利用好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美育活动,坚持课内外一体化,努力形成美育教育特色。以后要重点打造三类美育教育特色学校:以金洼小学的剪纸为代表大力推进传统艺术传承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全区美育教育工作;以东风路小学为戏曲龙头弘扬以“国粹”精神为核心,搭建平台,推进戏曲强区计划;以香山小学民乐和艺术小学管乐为核心,推动校园高雅艺术,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欣赏水准、加强美育修养。
2.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项目的实施。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美育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中小学要加强学校美育社团建设,以美育社团为阵地,广泛开展美育教育活动,丰富校园美育生活,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坚持普及与提高、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传统与创新四结合原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
3.多层面积极开展全区性艺术活动。利用各种重大纪念日、节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六一”前后开展学生歌手赛、舞蹈比赛、绘画展演等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贤、学习楷模艺术活动等。
4.积极促进对外交流、与市内艺术名校、美育强区、区文化馆以及美协、音协合作。充分发挥外界力量在校园艺术教育活动中的有力助推作用,让孩子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加强校际合作。
5.观念更新,工作到位。重视并加强艺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质和科学培养水平。积极鼓励支持教师成为复合型教师。